前言
在遥远的过去,AMX105突击型、STRV S1、JPZ105共称为“105三兄弟”的时代,这些无炮塔坦歼各有特色,不说天下无敌,至少也算绝活在身。
但版本流转,强弱更替,当年的强者现在已经庸碌无为,昔日的特色也变得平淡无奇,AMX105突击型也不例外,号称突击变得不再突击……除非,来一次加强!
1.26版本更新,AMX105突击型得到了火控、生存、乃至火力三个方向的全面加强,如今的不仅为105坦歼三兄弟最强,更是AMX家族的骄傲,更重要的是——
“突击”这个看似和坦歼没关系的概念,将在AMX105突击型之上得到完美演绎!
质变!
由于无炮塔坦歼的射界通常有限,因此炮塔旋转扩圈(射界内)通常并不具备很大的现实意义,对AMX105突击型来说也是如此。
在其左右各10度的射界内,适用0.10的炮塔旋转扩圈参数,这并不算高;但若射界之外则需调整坦克朝向,而AMX105突击型旧版本的车体移动/旋转扩圈均为令人发指的0.22,人称“动一下就脸盆圈”,搭配2秒瞄准时间,主打一个谁玩谁知道!
火控整体增强,是其适应突击二字的关键!
动一下就脸盆圈,所以AMX105突击型的车长们游玩它时,就越发不愿意动,一个草丛可以蹲十分钟,突击变成蹲坑,变成无尽的架点和黑枪。
但在数据增强后,AMX105突击型就得以真正地飘逸起来,即便转向加移动,AMX105突击型把炮弹精准打向目标所需的瞄准时间,往往也就一秒半出头,再也不是“脸盆圈”!
当三扩不再是阻碍,强大的精度、弹速优势就开始毫无保留地显现出来!
既然可以动起来,那么AMX105突击型的战术势必要发生变化,如今它更多是扮演一个类似其底盘——即AMX-30——的角色:
在有确定目标的前提下,于中距离的1.5线掩体、草丛后,打出稳定的高额输出,必要时可以骗炮、偷炮,其105毫米主炮如今支持“探头开火”之类操作。
如果车长您本身就长于黑枪远射,那么保持原有风格也未尝不可,更何况AMX105突击型本就灵便的机动,会给转场选择射击位置的AMX105突击型予更大优势。
笔者认为的核心配件:瞄准。
能提供X等级中坦般的输出手感!
以伴随突击为主,黑枪为辅,笔者的配件建议如下:
瞄准+输弹+通风
在城区作战,或是打法更加激进,可以把通风替换为加血;如果经常莫名其妙被点亮,或是不清楚“探这个头是否会被亮”,也可以把通风替换为消音。
至于成员技能推荐,则同样罗列如下:
车长:兄弟连、修理、隐蔽、侦察、紧急应对、熟能生巧;
通信兵(车长兼职):信号干扰、信号拦截、灭火;
炮手:兄弟连、修理、隐蔽、快速瞄准、聚精会神、人工稳定;
驾驶员:兄弟连、修理、隐蔽、快速转弯、如履平地、机械达人;
装填手:兄弟连、修理、隐蔽、规整弹药、爆发装填、完美装药。
走位与细节
在战线后单纯黑枪,已经很难在如今的环境中“毛”到损伤,架了一整场的炮最后空手回到车库,相信已是不少车长的日常光景。
更加接近交战区,或者接近通往交战区的交通要道,已是坦歼当下必须做出的,适应环境的无奈之举。
以地图“荒漠小镇”为例,笔者的AMX105突击型分在地图左侧,但开局目标并非底线/黑枪高台,而是直接来到沙丘方向,尝试截断对手前往地图上半部分的兵力。
先手点亮,这就是窝在家里和走出去的区别!
野牛“走出去”的尝试失败,同时敌方在黑枪台只敢“站草后”,我方完整取得沙丘的控制权。
正如上文所述,AMX105突击型实际上车体性能极接近AMX-30,开场一脚油门速度就已经来到40千米/小时,整体机动超越不少同级中坦。
因此,AMX105突击型完全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“路费选手”,像中坦一样开局带给敌人麻烦和压力;队友在交战区开打时突入侧翼,用高额的单发损伤(对中坦而言)和DPM,快速消耗对手血量和人头;终局寻找残血目标歼灭之,是不是很简单?
任凭右方取得黑枪台,也无济于事,也是在最后被围攻。
这里展示了AMX105突击型强大的“玄学装甲”,和强倒车速度。
只要小地图上,被友军和自身控制的“安全区”越多,AMX105突击型这样的高机动强火力车就不愁没有目标打,积极转场,在大部队的侧翼守候,机会总会出现。
反之,如果一味地留守黑枪台,等待着AMX105突击型的只有空间缩小,然后由于其装甲不如突击重坦,火力不如突击重坦,被挤压到无路可退,只能GG。
结语
名字里突击,实则不突击,还好版本补丁给了它相称的地位,顺带也给弱势的坦歼加了些生机。
其实还有不少坦歼,有着和AMX105突击型相符的属性和玩法,车长们大可以去开发探索,反正失败了也有经验,并且不会掉块肉,总是那些玩法玩着也腻歪,您说是吧?